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是考上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但是忽略了一点就是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和自己兴趣爱好匹配,中国目前80%的学生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到现在为止社会上90%的人不是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内容,这就是我们和美国的差别,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人民都不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内容和一个国家的人们都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内容,两者的区别和产生的结果不言而喻了,肯定是后者的创造力,效率更高。
我们和美国的差别还体现在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工作选择和婚姻选择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物质产能过剩时,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其实谈到这里正好是我们向阳生涯的定位理念,向阳生涯的定位模型是从三大系统十五要素对一个人的职业进行定位,从职业取向系统中性格、兴趣、价值观、需要、使命到商业机会系统中的知识,技能、天赋、经历、人脉、再到职业机会系统中的宏观、产业、组织、职业、家庭综合分析一个人帮助一个人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该理论涉及到匹配论,特质论,发展论等科学的理论知识支撑。在任何社会中,人才资源是各项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把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跟其专业尽量匹配一致,是整个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最关键因素。
专业四部曲
第一、应确定职业理想。对考生而言,应先想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然后再做专业选择。 第二、发现职业潜力。有了职业理想之后,不代表就一定能实现,还需要有职业潜力。职业潜力是关注人还是更关注事?人的职业潜力,就在于他更多关注人际关系,还是更关注事件发展规律。 第三、圈定职业范围。确定了职业范围,基本可以对照列一个职业清单,看看大致对应哪方面的专业。这时可以添加一些东西进去,如现在这个职业的竞争状态如何?在未来竞争中的状况是什么样?职业的发展前景等等,考生做完这些以后,再进行筛选,就会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 第四、选择就读专业。在中国,相对来说,选择专业更重要。因为中国大学转专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谨慎。如果对该专业一点都不感兴趣,哪怕那个学校再有名,父母再怎么希望你就读,也不能轻易填报。尤其是“专业服从调剂”这块,如果分数处于理想学校的尴尬位置,学校也没有自己的心水专业或相关专业时,不要轻易填服从调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