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尝试用通俗一点的方法来给大家解释这一个概念。首先进行一下人物角色设置。A同学是上海某知名市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目标是复旦大学和交大,实力也够,我们现在对他的高考志愿填报进行解释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志愿单位。
老高考时代
如果我们的A同学是在2016年参加,那么他的高考科目是3+1共四门,我们假定A同学选择的物理科目,那么在2016年参加高考的时候,A同学的高考科目就是语文、英语、数学(理)、物理,在填报高考普通本科志愿的时候,A同学将会根据表一2016年复旦大学在上海的理科招生计划在表二里面填写复旦大学:
然后其他的BCDEFGHIJ几个志愿也这样一线填写下去。这就是我们老高考里面的志愿填报方式。
但是大家都知道2014年9月上海高考改革,实行3+3的新高考模式,其中+3科目的选择与大学专业密切相关,同一所大学对于不同的招生专业提出了不同的选科组合需求,如复旦大学的数学类、经济学类等专业就提出了选物理/化学的要求;而法学、社会科学实验班则提出了选物理/政治/历史的要求;还有部分如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类等专业则没有提出选科要求;这就导致我们如果按照原本的志愿填报模型进行志愿填报不仅会造成学生志愿项目的浪费也会造成高校招生计划的浪费,这个是怎么理解的;
比如2017年复旦大学在上海投放了30个招生计划,其中X专业要求只有选物理的同学才能填报、Y专业要求选物理/化学的同学可以填报、Z专业则没有提出选科要求,每个专业10个计划。那么我们提出一个极端情况,如果2017年上海填报了复旦大学,且被投档进入复旦大学的学生都是选的政治、历史、地理组合,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所有同学都只能被投档进入Z专业,因为所有同学都不满足X专业和Y专业的选科要求,但是因为Z专业只有10个招生计划,这就会导致被投档进复旦Z专业的30名同学中有20名同学只能被退档,同时复旦投放在上海的10个X专业和10个Y专业计划因为没有可投档的学生最终也只能被浪费。这也就意味着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方式不能和老高考一样直接填报学校,必须要考虑各高校对于不同专业的选科限制,那么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模型将会是怎样的呢?
新高考时代
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刘玉祥博士对于新高考模式下的上海志愿投档模型提出了构想,对应于一个新的志愿填报模型,新高考时代的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专业目录》将会长成这样:
也就是说根据各高校对于不同专业提出来的专业选科要求,把一个院校拆分成几个招志愿编码,也就是说原本在填志愿的时候,复旦大学的志愿代码是101,但是因为要考虑复旦对于其不同专业提出来的选科要求,因此要进行志愿编码的细分,即出现编码101 123A的复旦大学1、编码101 124A的复旦大学2……
这里的101 123A中的101指的是复旦大学、123则指的是政/史/地的专业选科要求,A只是为了将同一所学校的高收费专业和非高收费专业进行区分。那么后面志愿编码102 456A的上海交通大学3也是同理102指的是上海交通大学、456则指的是物/化/生的专业选科要求。
那么这样的101 123A、102 456A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志愿单位,也就是说根据各高校对不同专业提出来的选科要求,把有相同选科要求的专业合并在一起,然后结合招生院校形成一个新的招生代码,每一个新的招生代码都指向一个志愿单位,那么如果一所高校的所有专业都没有提出选科要求,那么这所高校的志愿单位就是学校本身,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没有对学生选科提出要求,那么最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将只有一个志愿单位——113 999A,999则表示该志愿单位的选科要求为不限!
基于这样一个新的高考志愿填报目录,那么如果我们的A同学是在2017年参加,那么他的高考科目是3+3共六门,我们假定A同学选择的物理、化学、生物科目,2017年同学们的志愿表将会这样填写(假定志愿表2017年志愿表整体不变):
也就是说他不能再简单的填写一个复旦大学就行了,同学们要根据复旦大学拆分的志愿单位情况来填写志愿表!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复旦大学的两个专业都感兴趣,但是这两个专业却属于不同的志愿单位,比如我们的A同学既喜欢复旦大学的数学类专业,又喜欢复旦大学的新闻类专业,但是这两个专业有不同的志愿单位,因此必须要占了A、B、C、D、E、F、G、H、I、J十个平行志愿中的两个,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我们猜想2017年的高考普通本科栏目应该不会只有十个平行志愿,毕竟按照志愿单位进行拆分一个复旦大学将会被分解为几个复旦大学。
因为新高考的具体志愿填报模型还没有官方文件出台,关于上海新高考的投档模式目前可见的最权威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刘玉祥博士写的《基于新高考改革要求的投档模式构建探析——以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背景》建议大家都仔细阅读一下。
文中数据来源:
《基于新高考改革要求的投档模式构建探析——以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背景》(刘玉祥)
《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本文作者:叶濛老师
家辉培优中考政策分析师,主编《2016中考志愿填报指南》,《家辉培优•升学指导》中考版负责人,多年专注于中高考政策研究,拥有众多家长粉丝,已经在上海连续举办多场大型中考志愿填报讲座,场场爆满,一座难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