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招生网-专业的高校招生咨询服务平台
2050728072
010-69659766
高考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资讯
上海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解读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特征
2017-10-23  文汇报  

在今年全国各地的语文高考中,传统文化试题普遍增多,考查的内容及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昨天举行的2017考试评价国际研讨会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解读了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的命题特征。业内人士认为,传统文化理应在语文高考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2017年的高考语文卷,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分值到考查内容和方式均有变化。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受重视程度正不断提高。在2014年教育部全面启动的新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被列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审编中的部编教材也加大了传统文化的比重,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六个年级12册教材中共有古诗文132篇,占比30%左右,比原人教版增加了55篇,增幅达80%。借此东风,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通过考查内容和方式的改革,让传统文化的气息更加浓郁。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学科负责人表示,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增加了一个板块———积累与运用。过去,文学常识类试题的主要出题方式是“给上句默下句”,而且不涉及作品、作者。但今年的试卷增加了理解性默写、新情景应用等试题,对考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考语文上海卷中,文言诗文框架通常由一篇诗词、一篇史传类文言文、一篇文学类文言文构成。从2014年到2017年的选材来看,作者均为大家,如李白、杜甫、陆游等,作品内容对考生具有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分值方面,从2014到2017年,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试题分值从43分提升至47分。在今年的试卷中,这一部分的分值占全卷31.33%,达到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中,除了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试题,现代文部分也有传统文化的隐性浸润。

以第二篇现代文《相思》为例,文章讲述了一位地质工作者常年扎根大西北,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故事。主人公身上展现的家国情怀,不但是修身立德之本,也是民族的精神道统。而文章的表现手法,也具有熔古铸今的特点———“夜半钟声到客船”等诗词的化用、竹子等传统意象的出现,令这篇现代文充满了古典意趣。

有专家表示,语文高考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还是一场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的考试,因此同样还要关注传统文化试题的考查、区分功能。根据对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传统文化试题的分值分布、标准差等数据的分析,这一部分的考查、区分功能是相当理想的。

中国阳光招生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网站介绍】 - 【广告合作】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公司介绍】 - 【人才招聘】-【联系方式
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招生简章高考报名大学分数线、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阳光招生网为您择校提供便捷服务。
联系方式
固定电话:010-69659766 传真电话:010-69659766 移动电话:15901286490 
企 业 QQ: 307197578 邮箱: zgygzs100@sina.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开放路一号
版权所有:北京伟瑞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28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