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切参与高考的建档立卡贫穷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大学,为偏僻贫穷的村庄区域建幼儿园,让大学和贫穷区域对接,让贫穷的村庄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展开和改动……10月11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山东省教育精准扶贫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和省扶贫办的负责人逐个叙述着教育扶贫带来的改动。
高校专项招生,高职院校来兜底
“教育缺失,很简单引发贫穷代际传递,是比收入贫穷更可怕、更深层的贫穷。”在10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扶贫办归纳和谐组组长段培奎说。培育一个贫穷学生,就能带动一个贫穷家庭,造福一个贫穷村庄。承受高级教育是贫穷家庭子女改动个人命运,完结家庭脱贫的重要途径。自2016年以来,我省一切建档立卡贫穷家庭参与高考的学生都被高校选取就是教育扶贫一个明显的效果。
![]()
省教育厅厅长左敏介绍,近年来,我省在高考招生中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为村庄贫穷家庭学生升学搭起了“绿色通道”。在本年的高考中,我省的省级财政困难县、中西部区域及沂蒙革新老区有850个学生都经过一项特别的方案走进了全国要点高校,这就是教育部要点高校接收村庄学生专项方案面向上述区域的定向招生。
除了全国要点院校,本年山东省还有1365个学生经过当地要点高校接收村庄学生专项方案,走进了我省的省属要点高校,该方案包括省内12所省属要点高校,专项方案的招生面向全省52个财政困难县的村庄学生。项目施行第二年,1365人的招生比上一年增加了31.25%。
左敏介绍,经过另一项“高职院校接收建档立卡贫穷家庭学生专项方案”,保证了我省一切参与高考的建档立卡贫穷家庭学生都有学可上,参与方案的13所职业院校全都是国家示范性、主干高职院校。有这个方案为参与高考的贫穷学生兜底,在2017年,全省参与高考的建档立卡贫穷家庭学生9341人,全部被高校选取,其间本科3951人,专科5390人。
![]()
鸡山幼儿园接收了周边六个自然村的82个孩子。
学前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在莒南县涝坡镇孙卢鸡山村的幼儿园里,孙崇振现已开端上大班了,他是这个幼儿园里的第一届学生。
在这个省级贫穷村里,这所崭新的幼儿园的树立,得益于学前教育遍及方案。要在几年前,孙崇振得到三公里外的镇上才干上条件稍好的幼儿园。现在,这个现已有82个孩子的幼儿园,接收着周边6个自然村的孩童。
![]()
“学前教育是贫穷区域教育的短板。”左敏介绍,我省有约15%的适龄儿童没有承受学前教育,首要会集在贫穷区域和贫穷家庭,补齐这个短板也是教育扶贫的要点。我省方案从2016年到2018年,在扶贫工作要点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00所,完结贫穷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掩盖。到现在已完结1186所,完结规划使命的84.7%。
除了建造幼儿园,“贫穷区域责任教育单薄校园改造方案”对贫穷村庄的责任教育中小学的改造也在推动中,同样是从2016年开端,方案投入17.28亿元,对省扶贫开发要点村中661一切需求的责任教育单薄校园,予以要点改造,全面改进基本办学条件。到现在,累计完结投资11.79亿元,占总规划总投入的68.23%,新建、改扩建校园564所。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贫穷家庭子女“一个都不能少”。2016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对学前教育、责任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建档立卡贫穷家庭学生免收保教费或膏火,一起发放助学金或日子补助;对在一般高级校园就读的建档立卡山东籍全日制本、专科(高职)在校生革除膏火,对升入我省高校的建档立卡学生,按“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并发放国家助学金。到现在,共核准并赞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36万人次,累计投入赞助资金9.03亿元。
![]()
高校下乡,贫穷村有了高科技
生产起了生物燃料、干起了电子商务,还用上了太阳能发电,对阳信县水落坡镇洼里赵村的乡民来说,这个从前的贫穷村,现在俨然一个高科技的试验场了。对乡民们来说,依托高科技完结全体脱贫,很大程度上得感谢山东科技大学第一书记带来的改动。
“发挥省高校、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助推脱贫攻坚,精心构建 高校科技人才扶贫支持网络 ”。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国前介绍。像洼里赵村这样的改动,就是得益于高校科技扶贫方案。
除了高校第一书记们在贫穷村里的尽力,我省高校对口招领省扶贫工作要点扶持城镇工作也是行之有效。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农林类高校,每校招领城镇数量不少于5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每校招领城镇数量不少于3个;其他本科高校,每校招领城镇数量不少于2个;高职高专院校,每校招领城镇数量不少于1个。到现在,已有90所高校招领要点扶持城镇191个。山东中医药大学年产2500吨中药饮片项目在菏泽郓城投入生产,年销售额达1亿元。山东农业大学安排专家展开畜禽水产生态饲养致富精准扶贫项目研究,协助辅导济宁市微山县后学北村大力展开畜禽水产生态饲养业……一批科技扶贫项目现已在发挥作用。
陈国前介绍,对贫穷区域施行智力帮扶,我省安排高校结合省扶贫开发要点区域资源特征和贫穷现状展开科学研究,已建立高校科研项目183项。施行科技帮扶,安排高校展开科技下乡效劳活动,组建了105个专家效劳团队,环绕农业生产、特征种养、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范畴,为省扶贫开发要点村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效劳近千人次。
分享到: